• 您的满意是我们不懈的追求

    仁爱  诚信  严谨  创新

    关爱女性健康,关注儿童成长,促进家庭和谐

    Your satisfaction is our unremitting pursuit

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0~6岁居家儿童运动指导建议

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0~6岁居家儿童运动指导建议(第一版)

妇幼健康研究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

 

2020年初,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(简称新冠肺炎),疫情很快传播。2020年1月21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2019新型冠状病毒(novel coronavirus,2019-nCoV)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法定传染病,按照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。WHO于2020年1月30日宣布将2019-nCoV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,并于2020年2月11日将该疾病命名为“corona-virus disease 2019,COVID-19”。

为了有效切断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途径、隔离传染源,国务院《关于做好儿童和孕产妇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》要求:疫情流行期间,儿童尽量避免外出,不到人员密集和空间密闭的场所。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时期,为指导广大家庭0~6岁儿童健康的生活方式,做好居家儿童运动保健,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儿童早期发展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,结合国家发布的新冠肺炎防控指南、《孕产妇和儿童新冠肺炎防控手册》和2019-nCoV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儿童分级防控建议,参考国内外0~6岁儿童运动指南及循证文献,并遵循0~6岁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与特点,重点就疫情期间0~6岁儿童运动保健的重要性、0~6岁居家儿童的运动原则、运动方法、屏幕时间以及儿童运动的防护措施等提出指导意见,供各级儿童保健人员、幼儿园教师和广大0~6岁儿童家长参考使用。

1 疫情防控期间,运动对0~6岁儿童健康的重要性

广义来讲,运动也称为身体活动或体力活动(physical activity)。WHO将身体活动定义为:由骨骼肌收缩引起的,产生并伴有能量消耗的任何身体运动。0~6岁儿童的运动形式主要包括日常活动、玩耍游戏、学习活动、体育锻炼等,此阶段既是儿童体格生长和认知发育的快速时期,也是生活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。研究显示,0~6岁儿童的运动与其骨骼、心肺健康、动作和认知能力发展、以及社会心理等健康指标均密切相关,并且也持续影响着成年后乃至一生的健康。因此,运动与营养、睡眠、情绪和亲子关系等要素一起构成了儿童生长发育的最基本条件,运动保健也成为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。2017年,国务院颁布《国民营养计划(2030)》,在《吃动平衡行动》中尤其强调指出:生命早期,儿童积极的运动对形成良好的终生运动习惯,预防超重肥胖、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至关重要,运动更能增强体质,促进机体免疫力,提高儿童抵御传染病的能力。

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,对0~6岁儿童日常生活的最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居家生活方式的改变,久居家中的儿童,由于活动受限,很容易在身体活动量下降的同时,带来食欲欠佳、睡眠差和情绪低落、焦虑烦躁等健康问题。因此,在疫情防控时期,科学指导儿童家长,合理进行居家儿童运动保健,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,保证儿童充足的身体活动,对保障儿童健康,抵御传染病的侵袭,加强疫情防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2 疫情防控期间儿童运动的基本原则

2.1 安全第一 0~6岁儿童由于好奇心强、天性好动的特点,通常是儿童伤害的高发年龄段。运动导致的常见伤害类型包括跌落、碰撞等,安排儿童居家运动时,必须将安全第一作为首要原则,创建安全环境和防范措施,运动时需成人看护,避免伤害。

2.2 兴趣优先 儿童对活动的兴趣,是获得良好依从性、达到运动的健康效果的重要前提。因此,居家期间的身体活动安排,应遵循兴趣优先的原则,培养儿童对运动的兴趣,吸引儿童主动参与。主要表现为积极的游戏形式,以亲子互动游戏为主。

2.3 方法得当 应在遵循儿童早期动作发育规律的基础上,以游戏为基本形式,以发展基本动作技能、锻炼心肺功能、肌肉力量和强健骨骼为主要目标,兼顾儿童大动作与精细动作能力的发育。强调结构化活动(根据儿童发展水平而制定的有教学目的,且有成人指导和组织的活动方式)和非结构化活动(儿童自主选择和主导的、没有特定目的、形式的自由活动)相结合。活动的内容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及个体差异,避免拔苗助长。

2.4 适度适量 考虑运动的频率、持续时间与强度,运动要循序渐进、适度适量,并考虑个体差异。保证充足的身体活动,低中强度活动为主,以儿童心跳呼吸加快、微微出汗为中等强度活动的简易判断标准。如发现小儿有大汗淋漓、面色苍白或绯红等情况,应及时减少活动量,过度疲劳反而会使食欲减退、睡眠不安、情绪不愉快等。

2.5 居家为主,因地制宜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,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,以居家运动为主。在发生疫情传播的社区,宜避免外出。在未发生疫情传播的社区,选择空旷、通风、人少的地方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,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。

3 疫情防控期间儿童室内运动推荐

3.1 0~3岁婴幼儿 0~3岁作为儿童大脑快速发展期,运动发育里程碑表现为眼睛追视、抬头、翻身、坐、爬、站立、行走、跑跳、抓握等构成基本活动要素的动作,婴幼儿通过反复尝试得以熟练掌握。2~3岁儿童喜欢不停地奔跑、跳跃、踢蹬,已具备较好协调能力,可同时完成两个动作。

3.1.1 0~<1岁婴儿 1)建议每天以多种形式进行身体活动,尤其是互动式的地板游戏;不限制婴儿的每天活动总时间,多则为好。2)对于尚不能自主行动的婴儿,可以在清醒时每天累计至少30min俯趴时间(tummy time)。对于会爬行的婴儿,鼓励多爬。3)每次10~20min,宜在上、下午的清醒时间进行,避免睡前1h内剧烈活动。推荐活动,如俯卧够玩具、婴儿按摩操、亲子瑜伽、骑大马、追爬游戏、钻洞游戏等。

3.1.2 1~<3岁幼儿 1)以亲子互动游戏为主,每天间歇进行游戏活动,总时间达到180min,其中大运动锻炼为主的身体活动时间至少60min。2)充满活力的身体活动应贯穿全天,多则为好。低中强度的身体活动为主,动、静游戏交替。推荐活动,如双人双脚、绕障碍跑圈圈、追泡泡、小兔蹦蹦跳、接球游戏、韵律操、串珠子、搭积木等。3)此年龄段儿童缺乏危险意识,家长应注重游戏环境和游戏过程中的安全,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鼓励儿童进行跑、蹦跳、攀爬、投掷等运动。

3.2 3~<6岁学龄前儿童 3~6岁学龄前阶段是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的重要时期,需要结合儿童年龄的特点和活动兴趣,有针对性地调整运动内容与形式,促进儿童的协调能力、平衡能力、灵敏性、身体各部位的力量等均衡发展。充分利用居家生活空间和环境条件,包括开展以徒手练习为主的、亲子共同参与的和增加运动能量消耗的各种运动游戏和亲子活动。1)应鼓励儿童积极游戏,包括自主游戏和亲子互动游戏,全天处于活跃状态。2)运动类型包括日常活动(如家务活动、整理玩具等)、玩耍游戏(包括移动类游戏、姿势控制、物体控制和肢体精细动作控制类游戏)。推荐活动有障碍跑、抓人游戏、徒手操、金鸡独立、过独木桥、前滚翻、滚南瓜、小动物爬行、折纸、搭积木等。3)每天身体累计的活动总时间达到180min,其中,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时间达到60min。

4 疫情防控期间儿童屏幕时间推荐

久坐行为是指一系列以坐姿或卧姿为主要动作形式、能量消耗较低的个体行为(睡眠除外)。常见的儿童久坐行为包括坐、斜倚或躺着,看书、绘画以及坐童车、汽车等出行工具时的坐姿等。0~6岁儿童的久坐行为,暴露屏幕之前是主要的一种表现。屏幕时间是指使用电子媒体设备(如电视、电脑、平板电脑、手机)的时间,且大多数是处于坐位与卧位的情况下。幼儿期过长的屏幕时间与一系列健康问题有关,包括增加肥胖风险和降低认知能力发展。研究发现,学龄前儿童每天屏幕时间不仅与日后儿童超重、肥胖之间存在正相关,每天屏幕时间>1h的4~6岁儿童,其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是每天屏幕时间<1h的同龄人的3.67倍。一项最新纵向研究进一步发现,每天3h以上屏幕时间的2~3岁儿童,在其5.5岁时身体活动更少。久坐行为作为独立于身体活动量的一项高危因素,换言之,即使儿童身体活动量达标,但一旦每天有较长时间的久坐行为,依然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。新冠肺炎流行期间,居家为主这一生活方式导致儿童身体活动量减少的同时,更为可能的负面影响即表现为儿童每天屏幕时间等久坐行为的增加。因此,应在新冠肺炎防控隔离期间,建议尽可能减少每天屏幕时间,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,减少居家期间屏幕时间等久坐行为对儿童健康的不利影响。

4.1 0~<2岁幼儿 1)2岁以下儿童,避免电子屏幕时间。2)每天尽可能减少久坐行为,每次受限性活动(如,手推婴儿车/童车、看护者背上等)的持续时间不超过1h。3)每次坐姿不超过30min为宜。婴儿坐着时,鼓励与看护者一起阅读和讲故事。

4.2 2~<6岁儿童 1)2~6岁儿童,每天电子屏幕时间累计不应超过60min,越少越好。每次屏幕时间不超过30min,年龄越小,时间应越短。2)每天尽可能减少久坐行为,受限性活动(如手推婴儿车/童车、看护者背上等)的持续时间每次不超过1h。3)幼儿坐着时,鼓励与看护者一起阅读和讲故事。2~3岁儿童每次坐姿时间不超过30min,3~6岁儿童每次坐姿时间不宜超过1h,一旦超时,应及时打断。4)避免在儿童卧室放置电视。夜间使用电子设备会减少幼儿的夜间睡眠时间,避免在睡前使用任何电子设备。

5 疫情防控期间儿童运动的防护

疫情期间,儿童运动的防护建议包括:1)疫情防控期间,避免群体性活动,儿童尽量避免外出。有条件的家庭,可利用露天阳台或小院进行日光浴,为儿童提供皮肤接触阳光的机会。2)在未发生疫情传播的社区,可在小区内选择通风良好、人少、空旷的场地进行户外活动。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宜超过30min,尽量缩短在外停留时间,并做好防护,包括正确佩戴儿童专用一次性口罩、戴手套接触公共设施表面等。最好随身携带含酒精的一次性消毒液。与他人保持距离,回家后做好清洁消毒。推荐的活动有走、跑、跳等自由活动,追影子游戏、跳格子、拍球、跳绳、往返跑、骑自行车等。3)室内锻炼必须保持通风良好,建 议每天通风至少2次,每次20~30min。4)运动中注意个人清洁卫生,家长和儿童均应做到运动前后洗手。尽量不接触口、鼻、眼。5)游戏中用到的儿童玩具需要定期消毒,如56℃加热30min、75%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和紫外线等。6)今后随着疫情缓解,国家重新调整新冠肺炎防控策略时,每天的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应逐步增加到2h。同时,仍需严格注意儿童的清洁卫生和个人防护。

6 其他运动相关实施建议

6.1 合理均衡营养,达到吃动平衡 适度适量的运动可使儿童胃肠蠕动增加,胃肠消化能力增强,食欲增加,因此,厌食、挑食的儿童更需要运动。由于运动时能量消耗增多,应给予儿童充足的营养,满足各种营养素及热能的需要。同时,营养不均衡甚至营养不良,除影响儿童生长发育、导致成年后某些慢性病的潜在风险外,还可影响儿童运动能力,包括运动速度、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、运动耐力等。因此,应注重吃动平衡,对于活动量大的儿童,应适当增加热量、蛋白质、维生素的供给。

6.2 规律作息,保证睡眠充足 运动与睡眠关系密切,两者相互作用,互相影响。充分的运动可促进儿童快速入睡、提高睡眠质量,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。而良好的睡眠和规律作息,是提高运动质量的生理基础。睡眠和休息不足,会让儿童感到疲惫、烦躁,不愿意参与任何运动。因此,运动应在合适的时机进行,避免干扰儿童的作息规律。

参考我国《0~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》,0~1岁婴儿每天睡眠时间宜为:0~3月龄14~17h,4~11月龄12~16h。1~3岁婴幼儿睡眠时间为11~14h。3~6岁儿童睡眠时间为10~13h。

6.3 积极的亲子活动,保持良好的情绪 疫情防控期间,0~6岁儿童久居家中,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,也会受到家长言语或情绪的影响,可能会出现易激惹、烦躁、紧张、恐惧、害怕等情绪问题。此时父母和照护人的陪伴,积极的亲子活动和游戏可以给予儿童充足的安全感,帮助儿童修正负面的情绪,带来身心的愉悦。积极愉悦的情绪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,家长要保持微笑和乐观的心态,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递给儿童,关注儿童的情绪。结合日常养育活动、亲子游戏和适宜的运动锻炼,活动实施时,可借助音乐、跳舞等形式,更好地调节儿童情绪、舒缓心理焦虑。同时,积极愉悦的情绪,还可以保证良好的身体活动状态。

6.4 因地制宜,鼓励家长共同参与 疫情防控期间,儿童以居家运动锻炼为主,需要因地制宜,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性和伙伴作用,鼓励家长和儿童一起运动,以培养儿童居家运动的兴趣。有研究显示,家长体育锻炼对儿童运动具有积极影响,家长每天每增加20min的中等强度及以上锻炼时间,儿童相应增加5min。因此,帮助居家儿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,积极活跃的“动起来”,需要从家长做起,发挥其榜样示范作用。

0~6岁是人体生长发育和运动技能发展最快速和最重要的阶段,也是心理、认知和社会行为发展和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最佳阶段,因此,适当运动和吃饭、睡觉一样,不但有利于调整身体的各种机能达到最佳状态,降低心理压力和缓解紧张情绪,增强免疫功能。同时,还是奠定未来成年人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基础。因此,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,家庭作为影响0~6岁儿童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发展的最重要场所,要根据儿童运动科学和儿童保健学的基本原理,充分发挥居家儿童运动保健的积极作用,遵循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,因地制宜、创造性地依托家庭开展儿童运动实施。同时注意吃动平衡、运动与睡眠和作息规律的紧密结合。通过融合日常养育活动、运动技能学习和运动习惯培养为一体的全要素、全过程的运动保健措施,保证疫情期间居家儿童的健康生活方式,促进其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的健康发展。

2021年3月10日 14:35